细心的小伙伴可能在拆检泵的时候会留意到这样一个细节:对于那种带球铰结构的柱塞泵,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会发现在球铰的表面上回留下一样一圈一圈的印记。这个印记是怎么来的呢?为什么还是这么有规律?
其实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过小编我,既然想不明白,就建一个仿真模型来模拟一下。能和球铰表面接触的,只有回程盘这个零件。球铰是和主轴花键配合,同步旋转的,它的转速和主轴是时刻保持一致。然而回程盘是被滑靴带着一起旋转的,它的旋转轴线是垂直于斜盘表面的。只有当斜盘角度为0的时候,回程盘和球铰的旋转轴线才相互重合,那么二者保持相同的旋转速度,从而没有相对运动,也就不会产生磨损的痕迹。但是当斜盘在一定角度的时候,回程盘的旋转轴线将不再和球铰轴线重合,从而造成回程盘的旋转速度也和球铰不同,导致二者之间产品相对运动,进而磨损的痕迹就产生了。这个也就产生了大家看到的这一圈一圈的印记。
最后,给大家留个思考题,如果斜盘的角度不同,这个印记会怎样变化呢?
最后,推荐大家阅读 Dr. Noah Manring教授的一篇论文,专门分析了球铰和回程盘之间的运动关系: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iHydrostatics静液压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hydrostatic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