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Peter Natchey,Delta Computer System
解读:腾益登
摘要
本文通过实践分析了如何设计一个“好”的伺服控制液压系统,包括从控制角度分析如何考虑增益,从元件角度分析如何选择蓄能器、伺服阀、油缸、位移传感器等。
正文
高性能的液压伺服运动控制系统,需要考虑控制方面的补偿,也需要对所使用的元件的特性了如指掌,从而满足使用要求。
一个好的液压系统,其设计应该是简单而不是繁杂的。
好的设计可以更好的控制,维护简单,运营成本有优势。
而现实生活中,我们面临的既有成本上的压力,如好的阀、传感器、油缸都很贵,也会面临一些特殊的要求,包括紧凑的空间和环境等。
因此我们需要熟悉实际应用工况,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元件层面的认识。
控制环节对系统的影响
典型的闭环控制系统如下所示。
通过目标位置与实际位置的比较,调节控制信号。
在控制上常常使用PID控制(延伸阅读:这是我见过最通俗易懂的PID整定理论!),速度前馈控制和加速度前馈控制。
比例增益对输出的影响。
积分增益对控制输出的影响。
积分也会导致过冲。
微分环节的对控制输出的影响。
噪声对微分环节的影响。
速度前馈对控制输出的作用。
加速度前馈对控制输出的影响。
前馈控制与PID控制有哪些区别呢?PID只有当误差发生的时候才去纠错,而前馈控制用于提前消除这些误差。
增益和前馈都是线性的,因此液压系统也应尽可能线性!
系统中元件层面的影响。
典型的元件包括:蓄能器,阀、反馈传感器以及油缸。
蓄能器提供稳定的油源,尽可能靠近阀,有助于提供线性化的控制。
如果蓄能器选择过小,在恒定速度时,控制输出会上升,系统不线性。
比例或伺服阀的影响因素较多,比如线性化、遮盖、安装位置等都需要考虑。(延伸阅读:讨论用于精密运动控制的电液控制阀)
在之前的文章,也多次强调,注意平衡阀的使用。(延伸阅读:伺服阀/比例阀零位特性与平衡阀对精密运动控制的影响)
可以研究一下线性与非线性阀芯的特点,匹配实际的系统应用。线性阀芯在整个控制信号的作用区间,输出都是线性的。但是对于非线性阀芯,存在折线或曲线类型的控制输出,可以根据此特点,在低输入信号的时候提供高的分辨率,高控制信号的时候提高大流量(或输出)。
非线性阀芯可能存在的一些影响,如线性化不理想,跟踪不好,过冲等。这时候可以通过积分环节来补偿。
正遮盖的影响:存在死区。
此时需要死区补偿。
因此正遮盖不适用于快速换向、快速减速,而且其调节困难,可用于成本有控制的场合,其零位时泄漏小。
关于阀的动态特性,就需要看看伯德图了。(延伸阅读:电液伺服阀的频率响应特性曲线,你读懂了吗)
阀的频响必须足够高,并且注意±5%和±90%的区别。
位置传感器一般采用磁致伸缩类型。
分辨率可达到0.5或1μm。SSI输出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抗干扰能力更高。
其它类型的传感器,用在要求不高的场合。
油缸的作用就是提供作用力和刚度。
缸径小,易控制;缸径大,控制难。
油缸的选择主要考虑:系统响应、阀的规格以及动力单元大小。
关于VCCM方程的应用,在之前的文章中也多次提到。(延伸阅读:VCCM-如果流量计算不再是Q=A*V? and 探索液压伺服运动控制中的VCCM方程)
以下就是油缸的固有频率的影响。
总结
液压系统设计的好,可以节约时间和金钱;实际设计过程中必须与应用结合,寻找合适的平衡点;此外,液压问题解决不了啦,还有运动控制器来帮忙。(延伸阅读:关于比例与伺服液压系统的一些设计指导意见)
– END –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液压传动与控制):高级液压伺服运动控制设计实践指导
原创文章,作者:腾益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hydrostatic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