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介质发展的历史

在 1905 年工作压力还仅为 4MPa,到了 1940 年,工作压力为 35MPa 的液压泵已系 列生产。

传递动力的媒介–液压油
1.黏性
从一个瓶子里往外倒菜油、蜂蜜,会发觉,要比倒水明显来得慢,这是由于菜 油、蜂蜜的黏性高于水。
液体的黏性来自液体分子之间的吸引力。
推动一块放在液体上面的板(下图),会感到有一些阻力。原因在于,由于黏性,最高层的液体会随着上板运动,而最底层的液体会由于下板的不动而保持不动。夹在其中的液体,就相互牵制着,不情愿但又多少得动一些。这就是阻力的来源。液体黏性越高,阻力就越大。

- 黏温特性
矿物油的黏度会随温度变化:温度越低,黏度越高(见下表)。矿物油的牌号 根据其 40°C 时的运动黏度而定。
表 3-1 矿物油在不同温度时的黏度 mm²/s

- 黏压特性
矿物油的黏度,不仅受温度影响,也随压力增加而增加。
因此,必须根据液压系统的环境温度、实际工作温度、压力、速度范围,选择恰 当黏度的液压油。
- 层流和紊流
如果注意观察从自来水龙头中流出的水(见下图),可以发觉,在流量较小 时,水柱晶莹透亮,形状相对稳定;而流量增大以后,水柱就不再透亮了,似有多 泡,形状湍动不安。前者被称为层流,后者被称为紊流。

在管道中,液体的流动也同样有层流a与紊流b之分(见下图)。

1.影响流态的因素
影响流态的主要因素:黏度、流速、管径
黏度越低则分子团相互之间的吸引力越小,流速越高则惯性力越大,而管径越 大,则液体流动时可依附的部分相对就少,流动越容易成为紊流。
2.流态的转变
如果缓慢开大自来水开关,在层流转为紊流后,再缓慢关小开关,仔细观察,会发现,必须关到更小的开度,紊流才会回复为层流。这与日常生活经验相符:保持整 齐不变为混乱易,而由混乱再恢复为整齐难。
也正是这点,给液压技术带来了最基本的不确定性。在层流和紊流时,压力损失 与流量之间还有一个基本固定的关系。但在层流-紊流过渡区,就不能断定,流态是 紊流还是层流,也就无法估算出压力损失。
- 液流通道的形状 根据对压力损失的影响,液流通道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长通道,面积和形状没有突然改变,压力就逐渐下降,术语称沿程损失。这里,造成压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液体相互间,以及液体与管道壁的摩擦力。
因为管径越大,与管道壁发生摩擦的液体相对总量越少,所以,压降越小。
2.通流面积或/和形状突然改变,如,小孔、弯头、管道分叉会合处等。在这些地方,由于液流方向改变,造成涡流、分子团相互撞击、重组,内耗严重,导致压力 明显下降,术语称局部损失。
液压油的其它作用与特性

在液压油中加入所谓消泡剂,可以提高其空气分离能力。
3.散热
机械设备工作时不可避免会由于摩擦或液压油泄漏产生热,造成温度上升,对设 备中的元件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期望流动的液压油可以把这热量带走。从这点出发,希望液压油有好的导热性和高的热容量。可惜,在这方面,普通矿 物油的能力只有水的一半。
4.带走杂质
设备工作时部件难免会发生磨损,有剥落物。液压油的流动有利于带走杂质。
5.可压缩性
液体也是可压缩的。如果压力增高 40MPa,矿物油体积会缩小约 3%。 液体中混有的未溶解空气会增高液体的可压缩性。 在正常大气压力条件下,液体中总含有一定量的溶解空气。而液体对空气的溶解能力,会随着压力和温度的下降而下降,已溶解的空气会释出,就会增加液体的可压 缩性。
在高压力、大容量情况下用液体去驱动负载,就像用一根弹簧去推动一个物体, 不易准确定位。
6.热胀冷缩
液体也会热胀冷缩
温度每上升 50°C,矿物油体积会膨胀约 3%。如果被密闭在一个容器里,无法膨 胀,就会导致压力增高约 40MPa。这很可能损坏管道及液压件,所以必须有适当的预 防措施。
7.工作持久性
液压油的价格,好的,每吨 3、4 万元,次的也在 1 万多元以上。所以,理想的 是可以长期使用,终生不换。但不利影响是多方面的。
(1)化学不相容 液压系统中的密封圈、软管等,含有天然或人造高分子材料。如果与液压油不相容,长期工作后就会发生侵蚀膨胀。
一般把密封圈、软管浸泡在热油中 24 小时,之后检测膨胀率。超过一定值,就 认为化学不相容。
(2)气蚀
如在 1.2 节已提及,在封闭管道中,通流截面小处,流速高。在 液体分子全都一心一意往前冲的时候,相互间,以及撞击管壁的力就会减小,宏观来 说,就是压力降低。这也符合能量守恒定律,压力能转化为动能。因此,在流速增高 的地方,液体的压力会降低,甚至可能形成负压。手动喷雾器(见下图 ),一些抽真空机就是根据此原理工作的。



1)造成老化的原因
a)氧化:矿物油是碳氢化合物,氧化后会形成酸酯。
b)水解:酯遇水会分解。
c)碳氢化合物受高压剪切会裂化。
d)聚合:碳氢化合物互联,形成大分子团。
2)影响老化过程的因素 油液的老化程度一般可通过其酸性——中和数来判断。
a)油液中的气和水会加快老化(见下图)。
b)由灰尘等固体颗粒引起的污染,特别是金属(尤其是非金属)的催化作用,都会加速矿物油老化。

因为加入了多种添加剂,现代液压油的特性与普通矿物油已有很大差别。因此, 根据应用场合选择合适的液压油,对于液压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可靠操作、工作持 久性以及经济性,都是非常重要的。
新品种液压油的研发一直没有停顿。例如,力士乐在 2015 年提出了对液压油的 新的要求 RDE90245。据壳牌公司 2017 年初报告,他们的 Tellus S2 MX 液压油率先 满足了此要求。
难燃液
难燃液被分为以下几类。
1)HFA——以水为主的乳化液,可燃成份最多为 20%,实际一般在 1%~5%,也被 称为高水基液。有点类似牛奶。通常,水包油,看似均匀的液体。但如用离心机一 甩,就会分离出奶油来。
价格便宜,主要应用于开采业。 由于其大部分会挥发,因此泄漏到大地后危害也不大。 由于黏度很低,因而很易泄漏。因此,运动部件间的间隙必须很小。因此,液体
必须很精细地过滤。 受水的凝点和挥发点的限制,工作温度只能在 5~50°C 之间。
由于含水多,会腐蚀金属,也容易滋生微生物。因此,还需要加入防锈防腐剂, 对水质要经常监测。
2)HFC——水乙二醇液,含水量为 35%~55%,可达到与矿物油相近黏度,工作温 度在-20~60°C 之间。与大多数常用密封材料都相容,抗腐蚀能力强于 HFA。在采掘 机械、冶金设备和压铸机械中应用较多。
由于水容易挥发,在含水量低于 35%时液体的可燃性会大幅增加,所以必须经常 监测水含量。
3)HFD——无水合成液,如磷酸酯、氯化烃,或两者的混合物。 黏度与矿物油相近,耐磨性能好,抗老化能力高,能用于温度变化较大的场合。 与常用密封材料以及喷涂的表面不太相容。有毒,会危害生态环境。所以,现在应用渐少。
难燃液和矿物油在某些方面的性质差别很大。这常意味着,系统的工作参数(转 速、压力等)必须降低,液压元件的使用寿命也会降低。
环保液
合成酯的化学结构与植物油相近,同样可生物快速降解,但抗氧化性能强得多。 而且因为是人工合成的,容易做到高纯度一致性。在农业机械、森林机械中已越来越 多地被应用。但目前价格还较贵,约为矿物基液压油的两倍。研发探索还在进行中。
清水
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发明了恰当的陶瓷加工工艺,制造出来的陶瓷零件对润滑 要求较低。因此,清水液压又重获青睐。但至今,工作压力只能在 16MPa 以下。因 此,只是被用于一些有特殊要求的行业和场所,如食品、饮料、化妆品、粮食加工、 制药、医疗、造纸、文化娱乐、体育、办公室、家用机器人等,与矿物油并不形成竞 争局面。
目前常说的“水液压”包括了高水基液体,即含有增加黏度的材料。虽然与清水 液压有些共同处,但也有很多不同处:易得性、卫生性、可应用场合、对液压元件的 要求等等。所以,不应混淆两个概念。
此外,海水淡化、从油页岩中获取石油、水切割、内高压成型、汽车用薄板的清 洁去皮等等,都必须使用高压水,且用量很大。虽然这些应用已不属于液压传动,但 从液压传动发展出来的技术与这些应用,也正相辅相成,互相推动。
这篇文章选自张海平博士出版的新书《白话液压》的章节。张博士以其深厚的液压理论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国内液压领域享有崇高的盛誉。本文中,张博士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液压介质的的种类,特点,应用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用通俗的语言,真实的案例向读者娓娓道来,读来生动有趣。
本文来自淘液压,本文观点不代表iHydrostatics静液压立场。
评论列表(1条)
这本书籍已经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