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2020年王长江在液压泵新技术与发展趋势学术论坛上,对当前轴向柱塞泵的现状和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做了总结,其中包括:
-
泄油管问题
-
发热引起的泵损坏问题
-
噪音问题
-
效率再提高问题
针对于当前轴向柱塞泵的技术现状,燕山大学的闻德生教授团队进行了深入探索并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 强制冷却型双端面配油轴向柱塞泵结构。这款新型的柱塞泵设计到底有着怎样的特别之处?Follow me…
新型柱塞泵概念及原理结构
对于也是搞泵出身的i小编来说,听说有新设计的泵,那自然是要好好扒一扒的。第一次接触到这款新型设计泵概念还是在PTC展会上,听到闻德生教授的专题报告。而后和闻教授又进行过多次的交流,逐渐对这种设计理念有了一个全面的认知框架。
“双端面配流” —— 顾名思义,就是从两侧端面都可以进行流量分配。这个概念是相对于传统的仅采用一侧端面配流盘配流的结构而言。双端面配油轴向柱塞泵又称为端面配流全开路式轴向柱塞泵,该泵中的柱塞是一条管道,即空心柱塞。该原理首次在柱塞泵上通过管状柱塞将吸入的冷油引入泵壳与缸体之间的容腔,给三对摩擦副降温和润滑,实现了自冷却、自润滑、可串联多级增压等功能,同时去掉了泄漏回油管路。
传统的斜盘式轴向柱塞泵,缸体在配流盘表面上高速旋转,经过配流盘上的低高压区完成吸排油功能,这其中的吸油路径仅是通过配流盘的吸油侧进行。如下图中吸油仅通过Inlet Port通路完成。
双端面配流方案,其吸油的路径不仅可以通过原有的配流盘侧的完成,同时可以通过柱塞滑靴侧完成。
传统泵由柱塞、缸体、配流盘组成控制腔室,吸排油对称。双端面配流泵由柱塞、缸体、配流盘、滑靴、斜盘组成控制腔室,吸排油不对称。由于采用了从滑靴端面吸油的“第二吸油口”通路,新的柱塞和滑靴采用了直径更大的流道结构,而非传统的阻尼孔结构形式。
双端面配流轴向柱塞泵是柱塞两端同时进油,一端排油。由于壳体内与吸油腔相通,所以泵的吸油口可开在泵壳上的任意部位,而且也可以根据各摩擦副的发热量来分配自冷却流量形成最佳自冷却流量,还可将泵壳制成鼠笼型,将泵装入油箱内使用。
新型柱塞泵的优势
-
组成工作腔
-
产生工作腔容积的变化
-
消除困油现象
-
有配油装置
-
尽量实现液体静液压平衡
-
保证寿命的轴承结构 高PV值
-
易于实现自润滑
-
合理的吸排油设计
-
具有变量机构
应用案例
-
吸油空间开放,打破了吸、压油空间相同的传统概念
-
管状柱塞,打破了柱塞不能做吸油流道的传统概念
-
柱塞两端进油,打破了柱塞只能一端进油的传统概念
-
去掉了泄漏回油管路,打破了柱塞泵三条管路的传统概念
-
具备可串联性,打破了柱塞泵不能串联增压的传统概念

SPB泵测试视频
#HiTalks 2021完整报告
点击图片进入讲座视频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iHydrostatics静液压):【i前沿】Q50:去掉泄油口温度还更低?这款强制冷却型双端面配油轴向柱塞泵有哪些神奇之处
原创文章,作者:iHydrostatics静液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hydrostatic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