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章】
静液压驱动功率
传输元件的典型构造
了解多作用径向柱塞液压马达的构造
内曲线液压马达的变量
通过采用变量的方式,可以扩大机器可适应的扭矩、速度范围。
静液压传动系统有三种可能采用的变量方案:泵变量,马达变量或者泵和马达均参与变量。
应用内曲线径向柱塞马达的与轴向柱塞马达可以通过改变斜盘角度来实现变量不同,内曲线径向柱塞马达不能采用目前的变量方式实现无级变量。
让我们继续研读王意教授《车辆与行走机械的静液压驱动》一书的第五章:静液压驱动功率传输元件的典型构造。
了解多作用径向柱塞液压马达的构造:内曲线液压马达的变量。
已知结构的内曲线马达的柱塞有效行程都不能调节,而只能通过图5-33图中左下方的变量切换阀22。 通过改变运转中实际有效做功的柱塞数量的方式改变马达的总排量,并因之只能是有级变量。 图5-33 滚柱向柱塞直接传力的端面配流型内曲线车轮液压马达的典型构造(Poclain) 1-蝶形弹簧 2-压盘 3-驻车制动器控制油口 4-制动器壳体 5-制动盘组 6-配流盘预压弹簧组 7-主回路油口 8-配流盘 9-带固定安装法兰的配流装置壳体 10-内曲线凸轮环 11-柱塞导向片 12-缸体 13-驱动轴系壳体 14=轴承组 15-带车轮辐板安装法兰的驱动轴 16-外旋转密封元件 17-内旋转密封元件 18-柱塞密封环 19-滚轮挡盖 20-柱塞 21-滚柱 22-变量滑阀 23-变量控制油口 图示Poclain的MS型车轮液压马达是当今销售量最大的内曲线液压马达品系,连Bosch Rexroth这样的液压工业大亨都要屈就克隆已被业界称为“波克兰型”马达的设计来打造自己的MCR系列马达。图示左与右的区别在于,后者是变量型的和带有选装的多盘驻车制动器。其左下方的滑阀用于切换配流通道而实现两级变量。右侧的输出轴法兰可直接安装车轮辐板。
这里强调“有效做功的柱塞”,是因为无论在大排量还是在小排量的状况下运行,马达上所有的柱塞的运动方式都并没有改变。 改变的只是液压通道的连接方式和部分柱塞缸的受力状态。 通过马达内部或外部的回路切换,使得一部分柱塞缸的工作腔所连接的进出油道被短接,这部分柱塞缸的容积变化引起的油流即改变成为自循环。 缸筒中柱塞的受力被卸载而不对外做功,相应的排量被从总排量中扣除,使马达总的有效排量减小。 在多排柱塞的马达中,不仅可以改变同一排中的做功柱塞数,也可以通过改变做功柱塞的排数来进行有级变量。 已知产品采用此种变量方式可有4级排量,如“黑熊”BBC系列。其各级排量与最大排量之比(变排比)分别为1.0、0.75、0.5和0.25。 所实现的较细的排量分级有助于减小带负荷变量时的压力冲击。 切换有效工作柱塞数 以上述切换有效工作柱塞数的方式变量时,不工作的柱塞副将被通过控制阀和配流盘中的旁通流道并联起来,各柱塞缸筒腔内保持有同样的压力水平。 它们不做功,但在随马达转子的转动内外伸缩时,仍会产生摩擦阻力和旁通流道内的油液流动阻力,这些附加的阻力增大了马达的功率损失。 如果把已卸载的各柱塞缸并联于一个与主回路固定连接的油口上时,马达的流道和变量切换阀都比较简单,配流盘只需在原有两个通道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经切换阀与某一油口相通的公共卸荷通道即可。 但此类马达在进油口流道压力方向改变,亦即输出的驱动转矩换向、马达反转时,与该公共流道连接的油口既可能与主回路系统的高压侧,也可能与低压侧相通。 当卸载的柱塞与低压油道相通时,柱塞副通过滚柱与定子轨道间的接触应力以及柱塞与缸筒间的侧向力都较小,摩擦损失不大,马达的机械效率下降有限; 但是当马达反转时,公共卸载流道却与主回路的高压侧联通,柱塞副的上述各种受力都会大大增加。 虽然从理论上说,处于凸轮环轨道上升段和下降段的承受同等压力的卸载柱塞副之间,对于驱动轴的正负转矩是互相平衡和抵消的。 但在较高的压力作用下,柱塞–滚柱–凸轮环系统中各环节产生的较大的各种摩擦力及泄漏的工作液却无法抵消,反而是互相叠加的。 这使得此时马达的机械效率和容积效率都会有较明显的下降,而且更多的高压作用下的滚柱同时在曲线导轨上的运转对于两者的寿命也都有负面影响。 因此采用公共并联卸载流道的变量马达在两个旋转方向上的性能差异较大。 选用这样的马达时需要区分左右旋转方向,应该将性能较高的“优选”转向用于主要工况,例如对应于多数车辆和机械的前进方向。 对于两个行驶方向都要经常工作的行走机械,如穿梭作业的双钢轮振动压路机等,则应当选用在小排量时两个旋转方向性能也保持对称的变量马达。 此种马达为其进排油口各自单独设置了卸荷流道,通过变量阀的控制使得无论进排油口的压力方向如何变化, 被卸荷的柱塞缸始终都并联在压力较低流道中,克服了小排量时出现“非优选”的旋转方向的问题。 但为达此目的付出的代价则是增加了流道、配流盘和切换阀的复杂性,也使结构变得比较臃肿和增加了制造成本。 对比图5-33所示的小排量时正反转性能不对称的通用马达和图5-40所示的供振动压路机专用的“对称型”马达中的配流装置,即可看出两者之间的结构差异。 现有各种轴向柱塞和径向柱塞变量液压马达的许用转速都随排量的减小有所增高,但提高的程度与排量的减小却都不成比例,并都有相应的极限值。 因此所有形式的变量马达在部分排量时的传输功率都要比全排量时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其中下降程度最显著的当属内曲线变量马达。 在上述有级变量方式中,马达在小排量工况时做功柱塞的受力情况和配流窗口的流速与全排量时都没有变化。 所以现有结构的很多内曲线马达在小排量时的最高转速比全排量时几乎没有增加,它们的功率也就必然与排量几乎成比例的减小。 好在一般作业机械上的液压马达仅在空载或轻载时才需要减小马达排量以提高行驶速度,此时需要的推进力较小,对于效率的要求也不像重载作业时那样苛刻,这使得有级变量的内曲线马达仍可应对使用。
内曲线径向柱塞马达 是否能够实现无级变量?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波克兰液压):第54课 I 了解多作用径向柱塞液压马达的构造之内曲线液压马达的变量
原创文章,作者:iHydrostatics静液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hydrostatic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