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元件创新设计 ——它的知识、思维和方法

在论证机械设计本质的基础上,分析液压元件创新设计所涉及的知识、思维和方法;呼吁液压科技人员需要注重逻辑思维和科学方法的学习和训练;指出中国液压元件创新能力不足的几点原因。

液压元件创新设计

——它的知识、思维和方法

作者:叶春浓

该文发表在《液压气动与密封》2017年第10期

0 引言

中国的液压企业不缺乏自愿或不自愿长时间加班工作的“敬业”员工,对初具规模的企业来说,或许也不缺乏支持创新所需的资金。然而,中国液压元件仍然处于测绘仿制世界主流品牌的阶段[1-2],长期不能摆脱克隆的窠臼和山寨的尴尬[3],走克隆之路的厂家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4]

创新在液压产业发展中发挥着核心和先导的作用[5-6]。如何才能创新?已有液压界专家学者做过有益的论述:张海平论证了测试是液压的灵魂,是创新的重要手段[7],详述了测试的基本概念、仪器特点及选用、元件稳/动态测试及液压系统测试实例和技巧[8],介绍了创新的步骤[9];徐绳武[10]对试验进行了分类,论证了试验是高端柱塞泵(马达)创新的手段。

然而,在液压元件创新中(任何一门技术科学都是如此),无论测试仪器多么齐全和先进,只有通过发挥头脑才能将仪器付之恰当的运用,无论测试手段多么巧妙和科学,测试获得的数据和信息,仅仅在头脑中通过逻辑推理将其结合到已有的知识体系和经验中才富有成效,换句话说,创新过程中最重要的始终是人的头脑。目前液压行业创新的呼声虽为高涨,但从思维认知的角度于细微之处如何训练和发挥人的头脑的著述却不多见。

本文综合卓有成效的发明家和科学家有教益的观点及笔者的学习、经验、思考和心得,从心理、思维、认知、科学方法等角度,以直率的口吻分析液压元件的创新设计,至于其意义是什么以及意义的大小则取决于读者。

1、机械设计的本质

机械构造和原理到19世纪末已发展得相当成熟,原理上现今几乎没有尚未发明的机械[11-12],但也不存在不可改进的机械,螺丝这么成熟的产品仍有改进的空间,日本有一家小企业,几十年来对螺丝持续地研究改进,生产号称“绝不松动的螺丝”[13]

现今四冲程发动机与一百年前的相比,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几乎没有区别。发动机设计师无非是在燃油经济性、可靠性、功率密度、噪音水平等方面进行改进,一百多年来,发动机设计师不是设计全新的发动机,而是改进现有的发动机[14]

16世纪初的轴向柱塞泵/马达和现在的柱塞泵/马达已十分相似,整个发展过程中结构基本保持稳定[15]。尽管如此,据笔者的观察、思考、设计实践,以液压马达为代表的液压驱动元件,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国外优秀液压企业主要研发精力都是基于需要或问题改进现有产品,而非搞全新的开发[16-18]

美国布莱恩·阿瑟(W﹒Brian Arthur)博士1981年开始研究技术及其发展过程,在其系列论著[1119-20] 中认为现有技术是基于先前的技术和(或)对自然现象的捕捉,通过集成,组合而被创造出来的,复杂的技术由简单的技术组成,换句话说,新技术产生于其他技术的组合,创新是历史经验的延续。布莱恩·阿瑟博士称技术的这种演变机制为组合进化(combinatorial evolution)。

所以,机械设计的本质是基于问题或需求——不同的使用工况、现有产品的缺陷、用户的新要求,通过组合而来的改进式设计。创新既不高大上,也不神秘,液压科技人员和企业管理者应消除对创新的畏惧心理。

2、知识的准备

不具备任何知识的人是无法开展除生理本能之外其它需要发挥智力的工作的,知识的学习是个伴随整个工作生涯的永无止境的过程,科技人员应该保持学而不厌的“儿童心态”,把知识的学习当成日常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犹如每日进食以获取营养一般。如果对知识的学习没有兴趣和激情,视农民种地式起早摸黑日复一日的劳作为“实践出真知”,作为科技人员,前途恐怕不大。

如果命题“新技术产生于其它技术的组合,是历史经验的延续”为真,那么它意味着一个欲在科技上有所创新的人必须在广泛的知识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不是如此,那么他头脑里就缺乏可组合的素材,缺乏可延续的历史经验。有一种观点认为组建多学科团队有利于创新,这在一定程度或许是正确的,但是如果团队中每个人的知识面都很狭窄,虽团队知识总和足够丰富,仍会囿于个体知识的局限难以创新,因为分散在不同头脑中的不同知识难以有效地沟通和组合。因发明蓝光LED获得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中村修二[28]说:“我与全球学者或大企业研究员最大的差异在于,大企业与研究单位都是由跨领域的专业人士一同分工进行开发,而我却是从头到尾独自一人亲力亲为,……,因此,我很自豪那段日子,自己学会了所有关于发光二极体的相关知识和开发工作。”剑桥大学动物病理学家W·I·B贝弗里奇在其《科学研究的艺术》一书中写道[21]

“成功的科学家往往是兴趣广泛的人。他们的独创精神可能来自他们的博学。独创精神往往在于把原先没有想到有关联的观点联系起来。此外,多样化会使人的观点新鲜,而过于长时间钻研一个狭窄的领域则易使人愚钝。因此,阅读不应局限于正在研究的问题,也不应局限于自己的学科领域,实在说,甚至不应拘于科学本身。……,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我们知识的宝藏越丰富,产生重要的设想的可能性就越大。此外,如果具有有关学科甚至远缘学科的广博学识,那么,独创的见解就更可能产生。有种说法,在科学上,所谓成年人思维的发展只能到达青年时期打下基础所能支撑的高度,确实有相当的道理。”

如今是“知识爆炸”时代,读尽天下书是不可能的,大部分知识只需泛泛了解,涉及到手头问题的知识则不可浮泛。物理和数学是最基础、最重要、最本质的知识,需要深究,不但要掌握它的内容,更要掌握它的方法和实际意义,把抽象的物理和数学转化为可应用的物理和数学,并随时应用它们,笔者曾做过粗浅的探讨和简单的尝试[22-23]。在广泛的知识领域里浮光掠影到底有多大的收获则取决于个人的知识结构和思维品质。

液压科技人员需要学习哪些知识?笔者无法给出明确的答案,但可以给出一个参考范围:

1、中国科技人员尤其要注重逻辑学、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学习和训练。欧美经历过科学启蒙运动,中国没有,科学之于中国属于舶来品。笔者翻阅过美国小学教材,美国小学阶段已特别重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训练,而中国的教育直到大学都还停留在科学知识的学习层次,即具体的定理定律的学习,科学的主要价值不在于具体的定理定律,而在于认知方法。

2、液压科技人员应该经常浏览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luid Power》上的文章,从该期刊近十年的文章可以发现,无论液压元件还是液压系统,节能是最重要的研发方向。

3、摩擦学是泵/马达等液压元件的核心技术所在,如果问题涉及到摩擦学,那么应该常读《Wear》和《Tribology International》上的文章,这些文章可能不会给出你手头摩擦学问题的答案,但能启发你如何研究摩擦学问题,扩大解决问题的视野。生产液压马达的世界著名厂家瑞典赫格隆公司尤其注重摩擦学的研究[24-27]

4、涉及手头问题的专利要阅读,在欧洲专利局和美国专利局注册的专利更有价值,欧美专利对背景技术通常有较详细的介绍和分析,这对了解技术现状大有裨益。专利文献对问题进行了描述,以及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方案,但解决问题的理念或理论通常不会透露。

5、适当阅读与手头问题相关、相近或类似领域的文献,笔者的体会,液压马达的设计就可以借鉴内燃机的设计方法和理念。

也有人认为多读会妨碍创新。中村修二说[28]:“一味读参考文献,人就很容易按书本所说的去做”。这个问题应该这样看待:

如果把阅读仅仅当成是积累知识,那么满载的头脑确实有可能妨碍创新,如果阅读过程注意把所阅读到的知识与之前的知识和经验加以分类和比较,把作者对问题的描述和作者的结论区分开来,并注意问题的描述和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阅读的同时又开展观察和试验研究工作,那么阅读就不会妨碍创新。关键的是,如果在逻辑学、科学思想、科学方法方面有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那么潜意识里就会对所阅读的材料做出判断和取舍。总之,批判地阅读是解决“阅读妨碍创新”的最好方法[21],反对过多阅读的中村修二也认为某种程度的专业知识和最新的资讯是发明的必要条件[28]

3、问题、假说与检验

3.1 问题

W·I·B贝弗里奇认为科学研究的第一步是问题的识别和正确描述[29]。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30]说问题提得准确就等于回答了一半,相反,问题模糊不清就会在黑暗中摸索。美籍华人生物力学奠基者冯元帧说[31]:“我常要求读者明确阐明问题,姑不论他们能否解决问题”。关于问题,我们可以这样思考,既然机械设计的本质是基于问题或需求,通过组合而来的改进式设计,那么其显然的推论是:创新的第一步是把问题识别和描述清楚。下面以笔者最为熟悉的液压马达为例,阐述如何识别和描述问题以及需注意的事项。

液压马达虽然已非常成熟,但存在以下一些永恒的问题:

1、能量转换效率能否更高一些?

2、动力转换能否更平顺些?

3、功率密度可否更高一点?

4、可靠性可否更高一些?

5、噪音可否低一点?

6、能否适应某些特殊工况?

7、能否易于变形,便于安装?

8、成本能否更低一点?

9、可否扩大高效工作区?

上述要求显然是无法同时满足的,人们也不可能设计出十全十美的机器。那么首先要确定改进的目标:提高转换效率?降低噪音?提高转速?或者纯粹为了降低成本。假如目标是提高液压马达转速,至少需问下述问题:限制液压马达转速的因素是什么?零件磨损或其它形式的损坏?振动过大?噪音过大?效率过低?

识别问题的途径有很多:文献(含专利)调研、聆听顾客抱怨、主动咨询顾客、本公司生产测试人员的反馈、最重要的是可以通过亲自试验来发现问题,比如让马达在转速阶梯式上升的工况下运转,看会出现什么问题(前提是要有相关的试验设施),通过试验还可以识别目前水平与目标的差距。

问题的识别有可能出差错。文献上的数据有可能缺乏客观,顾客的抱怨很可能夸大其词,本公司人员可能只反映他个人有兴趣和关心的问题,即便亲自试验仍有可能获得假象或不经意地忽略重要线索。例如马达低速爬行的原因可能是马达本身低速稳定性能差,也可能是小流量时液压系统有可观的泄漏,或两者有之。又如,一般来说随着马达转速的升高,壳体外泄漏量会增大,如果据此就判定容积效率下降,那很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事实上,同等压力下,随着转速的升高,马达容积效率会提高。笔者见过一种保健品,说明书要求服用前三天要素食,晚上十点前要入睡,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保健品提神的作用。笔者认为该款保健品可能没有实质性的作用,所表现出的效果可能是近期改变生活方式的缘故。当一种现象是由多种原因引起时,人们往往会先入为主,把感兴趣的、最显眼的、最熟悉的或某些心理暗示当成是唯一原因而忽略其它。人们能观察到什么取决于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个人的喜好,观察事物不只是发挥感官,还包括思维过程。

问题的描述有可能缺乏准确。对他人反映的问题有可能作出不恰当的归纳,对所观察到的现象做出记录和描述时有可能无意地遗漏所处的环境和事件成立的边界条件。人们有这样的经验,同样的场景让不同的人来描述,情况往往会不同,乃至大相径庭。客观事物转化为语言(书面、口头)和用语言传达信息会出现失真的情况。语言与思维有密切的关系[32]。其实多数人只是凭直觉和天生的本能在使用语言和思维,如果在逻辑学、科学思想、科学方法、语义学方面有过专门的学习和训练,那么对语言和思维的准确使用会大有帮助。

总之,问题识别得越准确,描述得越精确,越有利于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说。

3.2 假说

一旦问题描述清楚,接下来的是“你的假说是什么”,没有假说的问题不会推动科学的进步[33-34]。什么是假说?假说是指对问题作出的试探性的、可检验的解答。假说有下述几个特点:

1、假说必须明确断定了什么,有实质性的内容,具有可检验性,不能无所不包囊括事物的方方面面。中国传统文化有大量因模棱两可而博大精深的东西,假说的明确性和可检验性与诸如模糊不清、无所不包的玄学,风水迷信等伪科学有本质上的区别,伪科学的“精髓”就在于它的模糊性和不可检验性。比如,“明天下雨或不下雨”就是一个囊括事物方方面面的命题,因为不管明天天气如何命题都正确;“明天下雨”是个界定明确且可检验的命题,只要观察明天一天的天气情况,就可以判断该命题是真还是假。

2、假说不能是问题的同义转述。既然假说是对问题作出的解答,那么就不能只是把问题换一种说法(意义和问题一样)去解答问题。人们很容易有意或无意地患这种逻辑谬误。

3、假说需与已知的知识和经验有联系。假说是理性的假说而非大胆的假说,这与天马行空的神话也有本质的区别。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笔者认为,提出假说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出假说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从时间和逻辑上给出明确的预言都是不可能的,而解决问题即使不是例行公事,其步骤、方法、思维规律都较为固定,研究得较为透彻。结合成功的发明家和科学家的观点,心理学家的研究结论以及笔者的经验,获得创造性的途径主要有下述几点:

1、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日本发明家中松义郎(Yoshiro Nakamats)把占有大量知识看作是获得自由创造的途径[35],关于知识的重要性详见“知识的准备”一节。

2、用问题刺激头脑。1%的灵感需要99%汗水的浇灌,产生灵感的必要条件是对问题持续的思索。持续时间的长短和思索的沉迷程度则因人而异,有的人能做到废寝忘食,但持续的时间却不长,有的人每天看起来都不那么刻苦,但能对同一问题间坚持思索几月几年乃至更长。笔者正式向公司提出某款产品的开发计划之前调查和思索了近两年。笔者认为按任务书制定的时间表进行的设计开发都不可能有多少创新性,液压科技人员平时就要留心观察、学习知识、积累经验、酝酿主意,待想法通过“头脑实验”的“验证”后再正式提出开发立项的申请。

3、发挥类比和想象的作用。类比和想象都属于形象思维,但两者有区别,类比是从已知的知识或关系启发性地过渡到另一种知识或关系,有下面两种常见的公式[36-37]

公式一:

A对象有属性a、b、c、…和d

B对象有属性abc、…

猜测:B对象也有属性d

按逻辑学的观点,A和B具有相同属性的数量越多,那么B对象越有可能具有与A对象的属性d相同或类似的属性。

公式二:

A对象中属性a、b、c与d之间有关系R

B对象中属性a’b’c’abc相似

猜测:B对象属性a’、b’、c’、d’之间也存在R或类似的R’关系。

液桥与电桥的类比,流体力学压力、流量、液阻之间的关系类比于电工学电压、电流、电阻之间的关系皆属此类。笔者采用该类比关系解决过一个设计上的问题,按习惯和现有技术,某个技术要素是用弹簧实现的,但因现有标准的弹簧尺寸不适用该场合,即使制作非标弹簧也存在尺寸过大的问题。笔者想,弹簧具弹性的属性,能提供弹力,所以有压紧零件的作用,橡胶密封圈也具有弹性的属性,也能够提供弹力,所以也有压紧零件的作用(不只是密封的作用),于是用橡胶密封圈代替了弹簧,试验证明是可行的。

类比的形式灵活多变,公式不限于上述两种,我们不应局限于固定的公式,以免束缚思维[36]

想象较之类比更具开放性,更不受固定程式的约束,有幻想和白日梦的味道。心理学家[35]认为无拘无束的幻想和白日梦能调节情感,增加思维的灵活性,激发创造力。发明的核心是心理联想[11],发现苯环使得有机化学彻底革新的德国化学家库勒是这样说的[21]

“我把座椅转向炉边,进入半睡眠状态。原子在我眼前飞动:长长的队伍,变化多姿,靠近了,连结起来了,一个个扭动着,回转着,像蛇一样。看,那是什么?一条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在我眼前轻蔑地旋转,…,先生们,让我们学会做梦吧!”

4、除上述途径之外,还应该有恰当的环境和愉悦的情绪。笔者从来没有在限时完成任务的压力下和杂务缠身的环境里产生过好的主意。好的主意需要时间来酝酿,压力是创造的杀手[38]。美国多所著名大学的学者2005年以定量和定性的方法,调查了7家公司的222位雇员,结论为情绪与创造力呈线性正相关,积极的情绪有利于创造性的发挥,是创意的先行者[39]。美国西北大学的subramaniam 2009年发表了情绪与创造性之间的脑机制的研究论文[40],表明积极的情绪能提高(至少是部分地)顿悟能力,2013年又在《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人类神经科学前沿)》上发表综述性文章[41],总结了近30年来神经生物学关于情绪与创造性问题解决的研究成果,陈述了积极的情绪有利于创造性问题解决的观点。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说[42]

“我兜来兜去,什么也不干,这大约就意味着是一个创造阶段,我认为无所事事非常重要,那些一年到头忙忙碌碌的人没多少创造性。”

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村修二在其《我的思考,我的光》[28]一书中写道:

“我后来如果遇到实验的瓶颈时,也会走出实验室,一边望着绵绵乡间的山岚和稻田,一边发呆,在凝视的过程中,逐步驱除脑中过去的文献与其他学者的研究,让自己不受这些既有见解的干扰,想出自己独有的新创见。”

但做过管理的人或许会发现,“没有压力就没动力”的人不在少数,况且,企业不是每时每刻都在搞创造,事务性的工作毕竟占多数,所以管理者就不应把这种人放在研发的位置上,而是放在其它按章程办事的位置上,无压力状态下是否有创造还取决于人们如何运用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创新的灵感只能在技术细微之处的设计实践和试验中捕获,那种靠讲笼统大道理,为他人指明方向细节由别人负责的人是很难获得创新灵感的。

3.3 检验

因为假说是指对问题作出的试探性的解答,所以未经检验的假说终究只是试探性的而非确定性的。那么,假说一旦提出,又是怎样检验假说的呢?换句话说,是怎么证明假说的呢?让我们考察一下笔者最近遇到的一个问题。

图1是砂轮修整机构简图,砂轮笔进给是通过旋转丝杆实现的,最近出现修完一刀再旋转丝杆修下一刀时砂轮笔与砂轮不接触的情况,即有进给信息输入,却没有进给信息输出。针对这个问题,笔者提出假说:丝杆副存在间隙,丝杆虽有旋转,但台架并未向下运动。怎么检验假说呢?笔者做出推论,如果假说是正确的,那么在台架上装一千分表,旋转丝杆,千分表指针就不会有变化。通过实验,发现即使轻微地旋转丝杆,千分表指针都有变化,这说明笔者的假说是错误的,应立即抛弃该假说,提出新的假说。

2018090514300237

图1 砂轮修整机构简图

上述检验假说的步骤可以用下述公式表示:

如果A是真的,那么B也是真的

但证据表明B是假的

那么A就是假的

这种形式的论证逻辑上称为否定后件推理,演绎上是有效的,即如果横线上面的命题是真的,那么横线下面的命题绝对不会假。但是如果证据表明B是真的,是否A就是真的?答案是否定的,下述公式逻辑上称为肯定后件谬误,逻辑上是无效的。

如果A是真的,那么B也是真的

今证据表明B是真的

那么A是真的

正如笔者遇到的例子,假如旋转丝杆千分表指针没有变化并不能证明丝杆副一定存在间隙,有可能千分表损坏了,也有可能台架发生了旋转运动,或者存在其它未知的原因。虽然B真不能保证A一定真,但可以一定程度增加A为真的可信度,如果表明B为真的证据具有多样性,则A为真的可信度会高得多。比如,用不同的千分表、测点在台架上不同的位置、不同的时间做实验千分表的指针都没有变化,那么丝杆副存在间隙的假说极有可能是正确的。

实际操作中,通常不是检验假说本身,而是检验假说的推论。“测试是液压的灵魂(张海平)”,但测试不是盲目的测试,当需要证实丝杆副是否存在间隙时,测量台架的温度和硬度是无意义的。需测试什么应当基于目的和假说或其推论,测试获得的数据和信息需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方能发挥功效。如果说提出假说需要丰富的想象能力,那么检验假说则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笔者工作和生活中体会到,运用上述逻辑规律及充分必要条件的思维模式,对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有效,限于篇幅,不能详细介绍检验假说的逻辑方法及数学基础,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文献[37,43-46]。

4、中国液压元件创新能力欠佳的几点原因

1、笔者有这样经历及体会,给员工分配一项一般性的设计任务,或其它事务性的工作,员工都能很好地完成,让员工钻研某个成熟的技术,提出独到的见解和改进方案,员工虽然都接受任务,并开展工作,但这种任务通常是不了了之,这说明员工没有坚持和深入地思考下去。国内有些公司,高调宣传每年要开发多少款新产品,据笔者了解,所谓开发多少款新产品,不过是变他人有我也有的同类产品,对自己现有的产品几乎没有改进。所以说中国液压技术人员及液压企业总体上较为缺乏深入的探索精神。作为起点,仿造不失为捷径,但是否真的有研发能力,体现在能否做持续的改进上。世界上的“隐形冠军”,无一不是非常专注,别无旁骛地对现有产品精雕细镂,永无止境地改进[47]

2、技术研发人员太忙,加班太多,根本没有自由学习和思索的时间。有许多同学和好友(液压行业和其他行业都有)向笔者抱怨,领导用员工在办公室耗的时间长短作为员工是否敬业的标准,且不论这种工作氛围是否有利于业绩的提升,据笔者招聘员工及业界交流的经验可以肯定这是企业员工流动性大的原因之一。文献[48]披露:“有些领导,一方面觉得年轻技术人员水平低,另一方面,又把他们当三头六臂无所不能的天兵天将来用,希望他们什么都会。一个大系统,就安排一两个技术人员来搞。他们什么事情都要管,根本不可能钻下去深入研究某一技术问题。”笔者认为,这些技术人员名为从事研发工作的脑力劳动者,实为和流水线上的体力劳动者没多少区别。

有些企业,特别是规模较大的企业,员工整天忙于会务杂务,加上现今社会年轻人的生活压力,下班还要忙于家务和应酬,难以想象这种工作和生活状态还有精力思考技术问题。

关于工作与思考,有一个例子:

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卢瑟福有一次发现他的一个学生特别勤奋,别人都在休息,只有他还在实验室做实验。于是,就问那个学生:“你今天上午在做什么?”“做实验。”“那你下午在做什么?”“下午也在做实验。”“那晚上呢?”“晚上还是在做实验。”这么勤奋的学生,按常理,一定会得到老师的表扬。没想到,卢瑟福将他一顿痛骂:“那你不就成了一个做实验的机器了吗?你用什么时间来思考呢?你不要总是做,一定要学会思考。”

3、由于管理风格、人际关系、工资待遇等多方面的原因,企业员工流动过于频繁。员工适应新的工作岗位需要一个时间过程,技术研发岗位的员工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并做出成绩的时间比一般事务性工作岗位的员工达到同样效果的时间从统计意义上说要更长,笔者本人的体会是,一般不低于三年,还得假设他勤于学习和思考。一个员工在一个新公司的适应期刚结束,甚至还没结束就换了工作,那么员工就没有时间对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如果一个企业频繁上演这种“悲欢离合”,企业就很难得到良好的发展,更别谈有所创新。

4、谈创新,得尊重创新。要创新,必须付诸探索,有探索,必然有失败。几年前,一个在国企和民企都有过工作经历的退休工程师对笔者说:“中国只允许仿造,不允许创新,一次失败,领导认为你不怎么样,两次失败,领导认为你很差劲,三次失败,你回家去吧!”此言或许过重了,但中国的人文环境不太允许标新立异,对失败包容不够恐怕是事实。最根本的原因可能在于人们不了解科学技术的探索是一个观察/思考—假说—检验—修正—再假说—再检验的反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5、结束语

关于创新,它是一个人人都可发表见解的讨论门槛并不高的话题,但又是一个不容易说清楚,容易落入大套话的话题。为行文不至于过分枯燥乏味,在综合卓有成效的发明家和科学家有教益和饶有风趣的普遍观点的字里行间加入了笔者个人的学习、经验、思考和心得,着重提出逻辑学、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对科技人员的意义。

笔者是一个液压元件设计与制造小企业的技术和管理人员,所以,本文的读者对象主要是中国广大液压中小企业的技术和管理人员,但是,笔者相信本文的普遍观点适用于任何一个技术领域,说实在的,它适合于每一个只要不是完全照章办事的职业。正如文中所说,批判地阅读是解决“阅读妨碍创新”的最好方法,因此,笔者不希望读者不加思索地接受本文的观点,而应诉诸理性的批判!

参考文献

[1] 沙宝森.行业进步、短板与展望[J].液压气动与密封,2015,35(1):4-8.

[2] 中国液压气动密封件工业协会.第21届亚洲国际动力传动与控制技术展览会(PTC ASIA 2016)技术评述[J].液压气动与密封,2017,37(1):1-12.

[3] 王意.车辆与行走机械的静液压驱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

[4] 王长江.中国液压如何进入互联网+时代[J].液压气动与密封,2016,36(6):87-94.

[5] 沙宝森.用创新设计推动产业转型发展[J].液压气动与密封,2016,(2):1-2.

[6] 路甬祥.创新设计是生产的先导环节[J].经贸实践,2015,(5):19-20.

[7] 张海平.测试是液压的灵魂[J].液压气动与密封,2010,30(6):1-5.

[8] 张海平.实用液压测试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9] 张海平.液压速度控制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10] 徐绳武.高端柱塞泵(马达)如何创新——论柱塞泵(马达)的开发性试验[J].液压气动与密封,2012,32(11):6-10.

[11] 布莱恩·阿瑟(美).技术的本质[M].曹东溟,王健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12] 畑村洋太郎(日).机械设计实践——日本式机械设计的构思和设计方法[M].周德信,阎喜仁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13] 若林克彦(日).绝不松动的螺丝:小企业成为世界第一的方法[M].陈涤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14] W·H·克劳斯(美).汽车发动机设计[M].陆继勋等译.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0.

[15] 杨华勇,张斌等.轴向柱塞泵/马达技术的发展演变[J].机械工程学报,2008,44(10):1-8.

[16] 张海平.关于中国液压工业的差距与优势[J].液压气动与密封,2010,30(9).

[17] 张海平.不拒绝小改进——2014拉斯维加斯国际动力传动展见闻[J].液压气动与密封,2014,34(6):1-4.

[18] 张海平.国外液压研发动态 [J].液压气动与密封,2016,(3):92-96.

[19] W. Brian Arthur. Where Darwin doesn’t fit[J].New Scientist,2009,203(2722):26-27.

[20] W. Brian Arthur,Wolfgang Polak. The evolution of technology within a simple computer model[J]. Complexity,2006,11(5):23-31.

[21] W·I·B贝弗里奇(英).科学研究的艺术[M].陈捷译.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15.

[22] 叶春浓.液压元件与系统的流体力学问题——与液压同行们的交流[J].液压气动与密封,2015,35(10):10-13,56.

[23] 叶春浓.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副齿廓曲线设计方法[J].液压气动与密封,2016,36(12):12-15.

[24] P.Isaksson, D.Nilsson. Elasto-hydrodynamic simulation of complex geometries in hydraulic motors [J].Tribology International,2009,42(10):1418-1423.

[25] Daniel Nilsson, Braham Prakash. Static/dynamic friction and wear of some selected polymeric materials for conformal tribo-pairs under boundary lubrication conditions[J]. Friction,2013,1(3):232-241.

[26] P.Isaksson, D.Nilsson. The influence of surface roughness on friction in a flexible hybrid bearing [J].Friction,2013,1 ,(3):232-241.

[27] D.Nilsson ,P.Isaksson. Effects of area ratio and nature of surfaces on scuffing in lubricated contacts [J].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Part 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Tribology,2011,225(10):975-985.

[28] 中村修二(日).我的思考,我的光[M].林慧雯译.台北:时报出版社,2015.

[29] W·I·B贝弗里奇(英).发现的种子[M].金吾伦,李亚东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30] 约翰·杜威(美).我们如何思维[M].伍中友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31] 冯元帧(美).连续介质力学导论(第三版)[M].吴云鹏等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7.

[32] Monti, Martin M.;Osherson, Daniel N. logic,language and the brain[J].brainresearch,2012,1428:33-42.

[33] Jerry O.Wolff,Charles J.Krebs. Hypothesis testing and the scientific method revisited[J].acta zoologica sinica,2008,54(2):383-386.

[34] Jerry O.Wolff. Reassessing research approaches in the wildlife sciences[J].Wildlife Society Bulletin,2000,28(3):744-750.

[35] 库恩(美).心理学导论——思想与行为的认识之路(第13版)[M].郑钢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36] 林定夷.类比和联想[J].哲学研究,1984,(6):49-55.

[37] I.M.Copi,C.Cohen. Introduction to logic(14th edition)[M].Edinburgh,Pearson higher education,2014.

[38] Amabile. Creativity under the gu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2,80(8):52.

[39] Amabile,Brasade,mueller. Affect and creativity at work[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2005,50(3):367-403.

[40] Subramaniam, Karuna. A brain Mechanism for Facilitation of Insight by Positive Affect [J].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2009,21(3):415-432.

[41] Subramaniam, Vinogradov. Improving the neural mechanisms of cognition through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J].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2013,7:452.

[42] 米哈伊·奇凯岑特米哈伊(美).发现和发明的心理学[M].夏镇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43] 亨普耳(美).自然科学的哲学[M].张华夏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4] G·波利亚(美).数学与猜想——合情推理模式(第二卷)[M].李志尧,王日爽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45] Angela Dean,Daniel Voss. Design and analysis of experiments[M].beijing, World Book Inc,2010.

[46] 小室直树(日).给讨厌数学的人[M].李毓昭译.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3.

[47] 赫尔曼·西蒙(德).隐形冠军——未来全球化的先锋[M].张帆,吴君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48] 张海平.只有“分散采购”,“皇帝”才能捡回尊严[J].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iHydrostatics静液压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hydrostatics.com

(4)
上一篇 2018年9月5日 20:26
下一篇 2018年9月6日 21:0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微信客服

微信专属客服 · 静静

一对一为您答疑解惑

qrcode (1)

立即扫码联系我吧

邮件咨询

邮件咨询

业务合作、咨询服务、建议投稿

admin@ihydrostatics.com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