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小编去国外旅游了一趟,途中发现了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在国外道路施工的时候,常常能看到许多黄色的小型车辆。这些车前面配有一个挺大的车斗,是用来装载建筑材料的。有些车体型稍大些,带有驾驶舱,而有些则没有。驾驶员开着这样的车,在工地上来来回回地搬运建筑材料,或者清运建筑垃圾。小编留意到,每个施工场地几乎都有一辆甚至好几辆这种黄色小车呢。
可当小编回想起在国内路过道路施工地段时,却很少见到这类机器,心里不禁犯起了嘀咕:这小车看着挺实用的呀,为啥国内没怎么用呢?国内又是用啥机器来替代它的功能的呢?

为此,小编特意上网查了下维基百科,了解到这种车叫做自卸卡车(dumper truck)或者自卸卡车(dump truck),是专门用于运输散装物料的卡车,在建筑工地上经常能见到它们的身影。自卸车的车身能够在后部倾斜或者打开,以便卸载物料,通常是开放式的四轮车辆,装载斗就位于驾驶员的前方。料斗可以倾斜,从而倾卸所装载的物料,这便是 “dumper” 这个名字的由来。
自卸卡车一般是由柴油驱动的,有轮胎式和履带式两种类型。其中,带橡胶履带式的自卸车适用于特殊情况,它能让操作员在光滑、雪地或者泥泞的地面上承载更重的有效载荷。相较于轮胎式,履带式的重量分布更加均匀,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很是受欢迎。

关于这种车辆在国外用量很大,但在国内使用不多的情况,小编搜集了一些相关信息,大致原因如下:
国外大部分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模相对来说比较小。像很多欧美城市开展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诸如小型社区的改造、局部道路的修复翻新、小型公园的改造等,所产生的物料运输量刚好与小型自卸卡车的承载能力相匹配。小型自卸卡车的载重量一般在几吨到十几吨不等,对于这类项目中单次运输量不是特别大的情况而言,它既能满足运输需求,又不会造成资源浪费,而且还能在施工现场的不同区域灵活穿梭。
然而在国内,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改造项目居多,比如地铁建设、大型住宅小区开发、城市快速路修建等等。这些项目需要运输大量的土石方、建筑材料等,小型自卸卡车的运输能力就显得有些局限了,无法满足大规模施工的物料运输要求。所以,国内在这类项目中更多地会使用大型自卸车、装载机配合卡车等运输设备,以此来提高施工效率。
国内近年来各类基础建设发展得极为迅速,项目也是多种多样,类型十分丰富。既有像大规模的城市新区开发、地铁建设这样的大工程,也有大量诸如小型老旧小区改造、街边店铺装修之类的小项目。
对于小型项目来说,往往通过人工搬运或者使用一些更为小型灵活的运输设备(比如电动三轮车、小型卡车等),就能够满足物料运输的需求,也就没必要专门去使用小型自卸卡车了。而面对大型项目,其物料运输量巨大,小型自卸卡车的运输能力明显不足,通常会选用大型运输车辆或者采用多种运输设备组合的方式来完成运输任务。
中国的工程机械设备市场为施工方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运输设备可供选择,除了小型自卸卡车之外,还有各类小型翻斗车、电动三轮车、轻型卡车等。施工方可以依据具体项目的规模、场地条件、运输距离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灵活选用更适合的设备,不必局限于小型自卸卡车这一种。
3.设备成本与经济效益
国外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高,小型自卸卡车的自动化程度较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人工操作,进而降低人力成本。而且国外的设备租赁市场相当发达,施工企业可以根据项目的需求,灵活地租赁小型自卸卡车,无需大量购置设备,这样也就降低了设备闲置成本。
和欧美国家相比,国内的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人工成本相对较低。在一些小型施工项目中,即便采用人工搬运或者使用小型运输设备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工操作,但综合考虑人工成本以及设备购置、维护成本等因素之后,仍然具有一定的经济合理性。就拿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来说,组织当地居民或者临时工使用小型翻斗车或者电动三轮车运输物料,说不定比使用小型自卸卡车更加划算呢。

4.设备配套
欧美在工程机械设备制造领域有着深厚的产业基础,众多知名品牌生产的小型自卸卡车在技术、质量以及适用性方面,都经过了长期的市场验证。施工企业在采购设备时,能够很方便地获取到与项目需求匹配的设备,并且还能享受到完善的售后维修、配件供应等配套服务,这就使得他们更倾向于选用这类成熟的设备。
而在国内,这种车辆的生产规模相对较小,也并非刚性需求,目前并没有多少厂家生产这种设备,尚处于前期阶段,相关配套也不够成熟。
5.环保要求与政策限制
一些发达国家对城市施工的环保要求格外严格,小型自卸卡车通常具有较好的密封性和较低的噪音、尾气排放水平,能够满足环保标准,从而减少对城市环境的污染。欧美一些行业协会和标准制定组织在工程施工领域影响力较大,对于特定类型的城市建设项目,可能会依据行业惯例或者相关标准推荐使用小型自卸卡车,以确保施工的规范化和效率。施工企业为了符合行业规范要求并保障项目顺利推进,通常也会遵循这些推荐选用小型自卸卡车。
在国内,环保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一些城市的施工中,部分小型自卸卡车的尾气排放和噪音控制技术可能不如大型环保设备先进,难以达到国内一些地区严格的环保要求,所以在城市内施工时其使用受到了一定限制。
此外,为了保障交通顺畅和居民出行安全,中国城市对大型及部分小型车辆在城市道路上的通行设置了严格的管制措施。小型自卸卡车在进入城市中心区域、繁华街道等路段时,往往需要办理繁琐的审批手续,并且在高峰时段可能还会受到限行限制,这就使得它在城市施工中的使用便利性大打折扣。

在国内城市建筑施工中,有多种设备可以替代小型自卸卡车。比如说三轮车,它的特点是小巧灵活、操控简便,大多采用电动驱动,环保无污染,载重量一般在 0.3 – 1.5 吨,适用于小区内绿化改造、街边店铺装修等小型项目,主要负责运输花卉绿植、装饰材料等。装载机机动性强、转向灵活,铲斗容量较大,可在建筑工地内短距离转运土方、砂石,也用于场地平整及物料调配,能快速铲运物料至指定处。轻型卡车体积相对较小但运输能力较强,载重量在 3 – 10 吨之间,机动性、通过性佳,驾驶舒适性较好,适用于中等规模建筑、市政、公路工程等项目,可运输木材、钢材等批量建筑材料到施工现场。

总之,欧美和中国在城市施工中对小型自卸卡车的使用情况存在差异,这是由各自的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状况、产业发展特点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决定的。不过,中国国内通过多种灵活适用的替代设备,同样也能很好地满足不同施工项目的物料运输需求。
不知道各位小伙伴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一起探讨呀!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iHydrostatics静液压):【i专栏】小型自卸卡车,国内为啥不流行呢?
原创文章,作者:iHydrostatics静液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hydrostatic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