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iHydrostatics」,发现不一样的静液压世界
栏目说明
#i资讯#栏目精选静液压传动领域行业资讯,为你传递最有价值的前沿动态。iHydrostatics致力于为你构建最具价值的静液压传动领域内行业资讯平台!
资讯
【i资讯】行业动态

不用i小编再介绍了吧,混迹于液压圈的你如果还不知道张海平,那你得赶紧补补了。
iHydrostatics十分荣幸邀请到张海平老师做客【i资讯】,和大家在#张海平专题#中分享他对液压的真知灼见和精华总结!期望对液压圈中的你有所启发。

毕业于浙江大学,专注于液压行业多年,在液压元件、液压系统及液压维修方面具有丰富经验。
iHydrostatics衷心感谢马明东老师对平台的大力支持和无私分享。期望前辈们的液压精神在新生代液压人身上继续传承!
自从仿真软件被开发出来了以后,它以势不可挡的气势颠覆了传统的研究方式。现在不论在高校还是企业,没做过仿真似乎都不好意思说做过研发。仿真作为一种更为先进和便捷的手段,的确在产品设计中帮了不少忙。但是当一种辅助手段被过分膜拜了以后,那将可能缘木求鱼了。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看待仿真?如何在研究中恰如其分的利用好仿真?本期【i资讯】,张海平老师结合亲身体会,为大家精彩讲述仿真的一二三四。
实际液压系统中的影响因素太多了,仿真模型几乎不可能去真实模拟。例如对于模型中需要设置的阻尼系数之类的,在实际中你也很难去测出来。仿真模型需要和实际测试数据结合起来,用实际测得数据来去完善仿真模型,这样的模型才具有工程使用价值。
看看不论国外的论文还是国内的论文,i小编粗略总结下,基本模式是:基于仿真软件开发了一个模型,然后用实验验证了这个模型,证明模型的精确性和适用性;然后用此模型去预测其他输入条件下的结果。i小编觉得用实验验证的模型还有些价值,但这个实验必须是大量的实验,在各种工况下的对比。但是如果连实际产品都没碰过的,就单纯为了结果而去凑仿真模型的,我想这时间还不如去花在多拆拆实际产品上呢。
实验室是非常好的地方,这里才是你去探索问题的起点。发现产品问题,分析失效原因,验证仿真模型等等,只有在这里的结果才有话语权。
i小编要为这句话点个赞!
关于iHydrostatics
iHydrostatics, Pulse You with World

↓↓↓ 点击"阅读原文" 【加入i讨论圈查看更多资讯】
原创文章,作者:张海平,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hydrostatic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