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液压官网 | 液界协同平台
www.ihydrostatics.com
各位小伙伴们,在开始咱们今天的主题前,我们先来玩一个吹蜡烛游戏。大家都知道,对着蜡烛直接吹可以轻易的吹灭燃烧的蜡烛,但是如果把难度加大:隔着一个水瓶吹呢?或者隔着一个方形盒子吹呢?又或者隔着一个足球吹呢?你都能吹灭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涉及到咱们今天要聊的话题了: 康达效应(coanda effect)。



康达效应,又称为附壁效应或科恩达效应,是一种流体动力学现象,它描述了流体(如水流或气流)在流经具有一定弯度的凸表面时,有偏离原本流动方向,改为随着该凸表面流动的倾向。这种效应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例子,比如:
水流吸附勺子:当你将汤勺的背面放在水龙头下,轻轻接触微弱的水流时,水流会被吸引并沿着勺子的背面流淌,而不是直接垂直下落。
气流贴瓶移动:吹向酒瓶的气流在通过酒瓶后会贴着酒瓶继续移动,直到在酒瓶的背后会聚,甚至能吹灭放在那里的蜡烛。
咖啡顺杯壁流:倒咖啡或者其它液体的时候,杯子里的液体老是顺着杯壁留下,搞得一团糟,成为完美主义者的噩梦,这也是康达效应在起作用。

什么原理?
康达效应的原理基于流体力学中的边界层理论。当流体(无论是液体还是气体)流经一个具有一定弯度的凸表面时,由于流体与物体表面之间的表面摩擦(即流体粘性),流体会倾向于附着在物体表面并沿着其流动。这种附着现象会导致流体在物体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边界层,边界层内的流体速度会逐渐减小到与物体表面速度相同。同时,由于流体的连续性,边界层外的流体也会受到吸引,沿着凸表面流动,从而产生康达效应。
此外,康达效应还涉及到压力分布的变化。当流体改变流动方向时,会在物体表面附近形成一个低压区,这个低压区会进一步吸引周围的流体进入边界层,并沿着凸表面流动。
这玩意有啥用?
康达效应在工程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是一些典型例子:
1.航空航天:飞机的机翼设计就充分利用了康达效应。机翼的上表面通常设计为具有一定弯度的凸面,当气流流经机翼时,会产生康达效应,使得气流在机翼上表面停留更长时间,从而增加升力。
2. 汽车设计:一些高性能汽车的车身设计也采用了康达效应原理,通过优化车身线条来减少空气阻力并提高下压力,从而提升车辆的稳定性和操控性能。
3.家用电器:近年来,康达效应也被应用于家用电器的设计中。例如,一些高端空调产品采用了康达效应气流技术,使得送风更加柔和、均匀,避免了冷风直吹人体带来的不适感。
4.工业制造:在喷涂、冷却等工业过程中,康达效应也被用来优化流体流动路径,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如你所料,流体力学原理果然又是一直在你不知道的地方和领域默默地帮助和支持人们的生活!从事流体动力行业的小伙伴们,趁着周围有没有人,悄悄地给自己的行业竖个大拇指,点个赞吧!
那么各位小伙伴,你觉得这个“康达效应”和你现在的工作,生活能碰撞出什么火花来?你觉得它还能用在哪里呢?快打开你的脑洞,和小编一起聊聊吧!
聚焦于溢流阀这一核心主题,从剖析溢流阀(直动式、先导式、电磁、螺纹插装)的内部结构入手,继而对其工作过程进行详细分解,深入剖析性能参数,随后解读常用品牌样本,精准分析性能特点。在完成上述理论知识的讲解后,课程进入实践操作环节,涉及故障诊断与实物的拆装 ,最后还会着重介绍十几种溢流阀的实际应用回路。


联盟在召唤,期待专注液界的你加入!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iHydrostatics静液压):【i专栏】神奇好玩的流体现象系列(九) | 康达效应
原创文章,作者:iHydrostatics静液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hydrostatic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