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了一本高等教育教材《液压控制系统(上册)(下册)》,上下两册合起来近600页。如何结合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开展课程教学呢?这里探讨一下课程教学方案。大学课程是可以针对专业与学校等特色的,这里只是就一般情况,没有考虑特色需求。

《液压控制系统(上册)(下册)》内容结构如下,包含了液压伺服控制、液压比例控制和液压顺序控制等。
常同立 液压控制系统(上册)(下册) 知识拓扑结构
宣讲32学时教学方案《液压控制系统(上册)(下册)》2022版
课程名称:电液伺服与比例控制技术,电液比例与伺服控制,电液控制技术,等
第一部分:课程概述(2学时)
第二部分:电液伺服控制技术(14学时)
(1)电液伺服控制系统原理与结构(1学时)
(2)液压伺服控制元件(3学时)
(3)液压动力元件(4学时)
(4)电液伺服控制阀(2学时)
(5)电液伺服系统(4学时)
第三部分:电液比例控制技术(16学时)
(1)电液比例控制系统原理与结构(2学时)
(2)比例液压阀及比例放大器(6学时)
(3)比例控制液压回路及其控制方式(2学时)
(4)比例液压控制系统设计(4学时)
(5)液压装备的顺序控制(2学时)

《液压控制系统(上册)》内容结构如下,是以动力学为基础展开的液压伺服控制系统理论。
常同立 液压控制系统(上册) 知识拓扑结构
基于互联网的在线教学课件《伺服液压控制》见下面二维码,微信扫描即可使用
宣讲32学时教学方案《液压控制系统(上册)》2022版
课程名称:电液伺服控制技术,液压伺服系统,液压伺服控制技术,等
第一部分:课程概述(2学时)
第二部分:电液伺服控制技术(30学时)
(1)电液伺服控制系统原理与结构(3学时)
(2)液压伺服控制元件(6学时)
(3)液压动力元件(6学时)
(4)机液伺服系统(2学时)
(5)电液伺服控制阀(4学时)
(6)电液伺服系统(5学时)
(7)液压伺服控制系统设计(2学时)
(8)液压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2学时)

《液压控制系统(下册)》内容结构如下,由液压比例控制和液压顺序控制为主体,附有液压控制系统非线性专题和液压控制系统仿真专题。
常同立 液压控制系统(下册) 知识拓扑结构
基于互联网的在线教学课件《比例液压控制(含伺服液压)》见下面二维码,微信扫描即可使用
宣讲32学时教学方案《液压控制系统(下册)》2022版
课程名称:电液比例控制技术,液压比例控制技术,液压比例控制系统,等
第一部分:课程概述(2学时)
第二部分:电液比例控制技术(30学时)
(1)电液比例控制系统(液压比例系统)原理与结构(4学时)
(2)比例液压阀及比例放大器(10学时)
(3)比例控制液压回路及其控制方式(4学时)
(4)比例液压控制系统设计(6学时)
(5)液压装备的顺序控制(4学时)
(6)液压控制系统仿真(液压系统计算机仿真)(2学时)
上面,只是三个一般性的课程教学框架,可以依据专业与学校特色适当调整
作为大学教材需要在32个学时内向初学者传递液压控制的基本思想、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完成一种启蒙教育!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iHydrostatics静液压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hydrostatic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