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械式恒功率阀上的阻尼孔 [1]
0.8mm的秘密
相信液压屌丝们看到上面的图应该都感到疲倦了,不过i讨论圈中来自@脱缰野马的一个关于这张图的问题,又点燃了大伙对此图的兴趣。
这个恒功率泵中的X反馈口上的0.8mm阻尼孔到底起了什么作用?没有这个阻尼孔会怎么样?
类似于力士乐A10VO机械式恒功率泵巧妙地利用了原有的负载敏感控制阀,结合泵侧的带反馈功能的溢流阀以及X口的阻尼孔,实现了恒功率控制的目标。
机械式恒功率阀实现结构 [1]
此种类型的泵具有三种控制功能:负载敏感控制、恒功率控制以及压力补偿控制(优先级依次递增)。当主回路控制阀全开时,泵的控制随压力升高按照a->b->c->d的控制曲线变化;当主回路控制阀处于某一开度时,泵的控制随压力升高按照e->f->c->d的控制曲线变化。
三种控制方式的控制逻辑 [1]
以主控制阀处于某一开度的情形为例来分析:
■ 在e-f阶段,由于此阶段处于负载敏感控制,泵的输出流量不随负载压力的升高而变化。此时的负载压力还不能将恒功率阀打开,故没有流量流过X口的阻尼孔。X腔的压力就是负载压力,LS阀芯两端的压差就是主控制阀两端的压差。
■ 当负载压力上升到可以打开恒功率阀时,X腔的油液从此阀溢流,从而将会有流量通过X口阻尼孔,压降便产生在阻尼孔的两端。也意味着X腔的压力低于了负载压力,导致LS阀芯原有的平衡被破坏,从而LS阀芯右移,泵的伺服活塞腔中的压力也随之增大,使得泵的排量降低。f-c阶段,LS阀芯不再起到负载敏感的控制功能,而是和恒功率阀、X口阻尼孔一起来实现恒功率控制。
■ 当负载压力上升到可以打开压力补偿阀的时候,便进入了c-d阶段的恒压控制阶段。压力补偿阀将屏蔽负载敏感阀和恒功率阀,越权控制泵排量
压力+流量+功率复合控制泵结构[1]
所以,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如果没有这个X口的阻尼孔,那么LS阀芯两端的压差始终和主控制阀两端压差一致,即泵在e->c的阶段内,一直会处于负载敏感控制,直到负载压力达到c点后,泵进入恒压控制。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iHydrostatics静液压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hydrostatics.com